不饱和溶液为什么降温后变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为什么降温后变为饱和溶液?
我一直就不懂,为什么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就可以变为饱和溶液.我知道温度下降后溶解性能会变差,可是这样不是更不饱和了吗?
寻找我的钥匙 1年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牵手连心 幼苗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87.5% 举报

你的概念还是搞不清楚.
饱和溶液是指某物质溶解于水,达到一定量后就不再溶解这种物质,此时溶液就叫饱和溶液.大部分溶液降温后溶解性变差,那么该溶剂可以溶解的该物质就更小.假设100ml水在常温下能溶解20g某物质,现有100ml水,向水加入10g某物质,那么此时的溶液就不饱和.但是降温后溶解性变差,那么100ml水不再能溶解20g某物质,我再假设降温到10摄氏度时100ml水只溶解10g某物质,而原来溶液有10g该物质,那么此时溶液就不再溶解该物质了,溶液就饱和了.
不过有些物质的溶液升温或降温变化不大,如食盐.还有些物质升温时,溶解性反而差了,如氢氧化钙.

1年前

29

zijia445 幼苗

共回答了41个问题 举报

所谓溶解性能变差。也就是能溶解掉的东西会变少。也就是说,当你降温降到一定程度了,能溶解掉的东西更少,更少,更少、、
终于,有东西在溶液里析出来了。
于是,剩下的东西就是饱和溶液了。
溶解性变差是的,但是溶解度也减小了。自然就变饱和啦。...

1年前

4

angel__522 幼苗

共回答了5个问题 举报

建议你首先搞懂什么叫饱和溶液 看看定义 想想就知道为什么了

1年前

3

jsdtsy 幼苗

共回答了7个问题 举报

绝大多数的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降低而减少,溶解度指物质能溶解在溶液中的最大质量,溶解度下降则表示该溶液所能溶解物质的能力下降。也就是说假如100ML水50°C能溶50克的某物,30°C时则只能溶30克了,那么原来不饱和的溶液则可能就变成饱和的溶液了。...

1年前

3

lanqiying 幼苗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举报

多数物质在水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除氢氧化钙外,
所以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因为溶解度的减小而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年前

1

Britainsky 幼苗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举报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又升温增大溶解度的,也有相反的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22 q. 2.10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