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锦州)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

(2012•锦州)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
(1)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顺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______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调整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小明多次实验后发现;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各不相同,其原因主要是______.
(4)如图所示,凸透镜可以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可以看作视网膜.小明同学是近视眼,若要使他看到的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应在图中A处放置______(选填“a”或“b”)透镜,原因是该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fucaiyu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我爱西芹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85.7% 举报

解题思路:(1)要知道在实验中,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
(2)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像的移动位置,判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移动情况.
(3)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确定原因.
(4)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以及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来解答此题.

(1)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蜡烛的长短不能再变化,并且为了下面的实验不再移动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最合理的方法是使凸透镜和光屏一起向下移动一些.
(3)由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可知,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各不相同,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物距不同.
(4)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使他看到的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1)中心;(2)上;使凸透镜和光屏一起向下移动一些;(3)物距不同;(4)b;发散

点评: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
(2)本题还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后,像会后移到视网膜上.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