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______(填化学式).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乙同学在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 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
①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_
猜想I、II不成立;
猜想III成立.
②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
③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_.
④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CuO
.
2H2O+O2
2H2O2
CuO
.
2H2O+O2
浮生不得半日闲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HR6200 春芽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69.2% 举报

解题思路:(1)①据常用仪器回答;
②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据发生装置特点可知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Ⅲ、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回答;
①根据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回答③现象;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回答⑥结果;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回答⑦现象;
②根据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回答;
③根据过滤所需的仪器回答;
④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1)①集气瓶收集气体的仪器;
②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据发生装置特点可知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Ⅲ、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①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现象是有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为了看氧化铜是否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要通过加入氧化铜与不加氧化铜的现象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③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④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同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CuO
.
2H2O+O2↑;
故答案为:(1)①集气瓶;②H2O2;③向上排空气;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Ⅲ、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固体质量为0.2g
带火星木条复燃 ②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氧化铜后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是否发生了变化;
③玻璃棒;
④2H2O2

CuO
.
2H2O+O2↑.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同时也考查了催化剂的相关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要根据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