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早 发宗泽①繖幄②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早 发
宗泽①
繖幄②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注:①宗泽(1060-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东京留守,招集义军,提拔岳飞为将,屡败金兵。
②繖幄:指伞盖。繖,同“伞”。伞幄即主帅行军时作为标志的伞盖。
小题1:“水长山远路多花”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zxczaqwsx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baomicomcn 幼苗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93.8% 举报

小题1:衬托的手法。(1分)第二句写行军队伍周围的自然景色,悠长的流水、绵亘的远山、点缀于路旁的野花,这三者写大自然的宁静。(2分)大自然在清晨时分的静谧,与行军队伍的肃静相互映衬,突出了主帅对战事的成竹在胸(镇定自若)。(2分)
或 :衬托的手法。(1分)描写了行军路途遥远,山路难行,(2分)但主帅在行军途中仍饶有兴致地观赏路旁山花美景,衬托出主帅对战事的成竹在胸(镇定自若)。(2分)
若是回答“借景抒情”也可以。
小题1:此诗塑造了一位治军有方、成竹在胸(指挥若定)的有大将风度的诗人形象。(2分)首句和第四句写队伍坚定而又稳重的行军情景,第二句写诗人欣赏到的行军队伍周围的自然景色,这些都是从侧面刻画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早已成竹在胸的心情;第三句则从正面描写主人公分析着当时抗金的形势,考虑着自己所采用的战略战术,觉着一切都已了然于胸。(4分。结合诗句分析接近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感悟人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