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子兵法行军篇的三个问题1.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视生处高的翻译说是在居高向阳、视野开阔的地方驻扎,为什么

关于孙子兵法行军篇的三个问题
1.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视生处高的翻译说是在居高向阳、视野开阔的地方驻扎,为什么要驻扎在向阳的地方,而且太阳的位置一天中都在变,是向东还是向西?
2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汭,令半济而击之.怎么在敌人渡一半河时攻击啊,除了弓箭想不到其他的了.
3欲战者,无附(近也)于水而迎客.为什么不能在水边布阵,敌人刚上岸还没怎么准备好,直接攻击不是更有效吗?
ellen_woo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bilijean 春芽

共回答了14个问题采纳率:78.6% 举报

1.这个地方也不是严格跟着阳光走,只是说要在向阳干燥的地方,不是阴暗潮湿的地方.这种地方士兵不容易得病.可以理解为山的南坡.
2.这是说让敌人渡过河的一半再攻击.是敌人一半在水里,一半过了岸,我方向敌人已经渡过的一半士兵展开攻击,这样敌人行列不齐,渡过河的一半在我方的冲击下会倒退,冲散水中的部队,乱了阵脚,容易被打败、淹死.
3.这是说我方不要在水边驻扎迎敌.如果在水边布阵,容易被敌人用强大的兵力赶下水去,我没处撤退.一般部队要选择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布阵迎敌比较理想.不是说敌人刚上岸,我方不在水边布阵.这与上文说的是两回事.

1年前 追问

8

ellen_woo 举报

3楼的兄台,你对1楼的那个关于战车的说法有什么看法

举报 bilijean

他说的战车得情况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对于敌我双方来说,在河边靠水的地方作战,双方的条件是一样的。我的战车怕陷入淤泥,敌人的战车也同样会陷入淤泥。我认为就是我背靠水,虽然可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让士兵“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的策略。正常作战的话还是要在不利的情况下,便于撤退,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才能符合孙子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的理念。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3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