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14分)

(二)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14分)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踏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小题1: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有哪几种形式?(3分)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①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②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小题3: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4分)
①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②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yglygtq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yyen13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95.2% 举报


小题1: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3分)

小题2: ①重力势能(2分)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就可以转化为电能的原理。(2分)

小题3:举例子(1分)  通过列举美国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发电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2分)

小题4:①原文是“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这里省去了“约”,变成了肯定。

②应该是“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才能将这种能转换为电能。






点评:代词一般指代其前面的内容,做题时,一定在原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读其附近,尤其是前面的语句,根据前后内容的联系把正确的答案提取出来。

小题3:试题分析:“美国有一家公司……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明显是举了“美国一家公司”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小题4:试题分析:找到原文语句,第一个原句在第三段“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与题目中的句子加以比较,题目中的句子省去了“约”明显有出入。第二个原句在四段,“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与题目中的句子比较,我们会发现,题目中的句子少了“特制的”,明显有出入。

点评:找到原文语句,与题目中的句子加以比较,看意思有没有出入,如果一致则表明是正确的,不一致则是错误的。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精彩回答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4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