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宁波模拟)狗的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皮毛中色素的分布.等位基因ay降低了色素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等位基因

(2012•宁波模拟)狗的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皮毛中色素的分布.等位基因ay降低了色素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等位基因at产生斑点型式的狗;等位基因as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等位基因ay、at、as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ay对at显性、at对as显性,则ay对as也显性,可表示为ay>at>as)根据以下系谱图回答问题:
(1)根据该系谱图确定复等位基冈的显性顺序是______.
(2)上述狗皮毛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 定律.
(3)Ⅰ的基因型为______,Ⅲ2与Ⅲ3交配产生斑点子代的概率是
[1/8]
[1/8]

(4)若Ⅱ3和Ⅱ4再生子代个体,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子代皮毛颜色的可能情况.
(5)已知狗的长尾(A)对短尾(a)是显性.现用短尾狗(甲群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甲期注射微量胰岛素,生出的小狗就表现出长尾性状(乙群体).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胰岛素在小狗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
evi7691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ann587 幼苗

共回答了24个问题采纳率:83.3% 举报

解题思路:分析题意可知,本题性状的遗传涉及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该复等位基因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仍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可以用“无中生有为隐性”来判断显隐性关系.
胰岛素若引起基因突变,则该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若未引起基因突变,则表示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该种变异将不能遗传.

(1)分析图解可知,表现型均为沙色的Ⅱ1和Ⅱ2生了一个斑点的Ⅲ1,因此可以确定沙色对斑点为显性,即ay >at;又由于表现型为暗黑色的Ⅰ1和斑点的Ⅰ2能够生沙色的Ⅱ1和Ⅱ2,因此可以确定暗黑色对沙色为显性,即as >ay,根据该系谱图确定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as >ay >at
(2)由于该复等位基因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上述狗皮毛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3)由于斑点的Ⅲ1的基因型为atat,由此确定沙色的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为ayat,因此可以确定Ⅰ1的基因型为asay.由于Ⅰ1的基因型为asay,Ⅰ2的基因型为atat,由此推测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sat、ayat,因此Ⅲ2与Ⅲ3的基因型分别为[1/2]asay或[1/2]asat、ayat,因此它们交配产生斑点子代(atat)的概率[1/2×
1
4]=[1/8].
(4)根据第(3)小题可知,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sat、ayat,因此产生的后代有[1/4]asay、[1/4]asat、[1/4]ayat、[1/4]atat,因此暗黑色:沙色:斑点=2:1:1.图解见答案.
(5)如果胰岛素引起基因突变,则突变后的性状能够遗传,因此杂交后代中会出现长尾形状;若未引起基因突变,则乙群体的长尾形状不能遗传,则杂交后代将全为短尾.
故答案为:
(1)as >ay >at
(2)分离
(3)as ay[1/8]
(4)如图:符号、亲本表现型、基因型、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5)实验思路:甲群体与乙群体杂交,在胚胎发育早期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子代尾的性状.
结果、结论:若全为短尾狗,则为胰岛素影响了发育,即是不遗传的变异;
若出现长尾性状,则为基因突变

点评:
本题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复等位基因的遗传以及是否为可遗传变异的实验验证,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设计相关遗传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考生明确复等位基因的遗传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并能够审清题意,确定各个体的基因型.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