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

小宇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灯泡两端的电压U(V) 0.5 1.0 1.5 2.0 2.5 3.0
通过灯泡的电流I(A) 0.18 0.22 0.26 0.3 0.31
灯泡发光情况 微亮-逐渐变亮
根据图1中的实物电路,在图3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这是为了_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______,这是为了______;
(3)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发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
A.电流表处有开路 B.电压表与灯泡相连接的导线接触不良
C.导线接触不良 D.小灯泡L的灯丝断了
(4)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格中的空格处.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5)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灯丝中的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______,进一步分析表明:______
(6)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
tsph2b2pd4fb3_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阿晨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77.8% 举报

解题思路:(1)按实物图画电路图,应注意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和顺序;
(2)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至最大阻值处;
(3)掌握断路和短路的特点,根据各项分析现象,找出故障的原因;
(4)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值,根据R=[U/I]计算出灯泡的电阻值;
(5)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灯丝电阻与电流(温度)的关系;
(6)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主要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1)由图1知,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滑动变阻器、灯泡、电流表、开关,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电路图如下: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这是为了防止电路中有短路的地方而导致损坏用电器;
通常在使用前应将电阻值调至最大阻值处,由图知,滑动变阻器的下面接了左边的接线柱,在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至最右端;
这时,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知,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会越小,避免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烧坏有关元件,才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电流表处有开路,灯泡不发光,A有可能;
电压表与灯泡相连接的导线接触不良,灯泡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B不可能;
导线接触不良,灯泡不发光,C有可能;
小灯泡L的灯丝断了,灯泡不发光,D有可能;
(4)由图2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2A;
R=[U/I]=[2.5V/0.32A]=7.8Ω;
(5)由表格中数据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灯丝的温度越高,灯丝的电阻越大,可得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改变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断开;防止电路中有短路的地方而导致损坏用电器;最大阻值处(或最右端);增大电路中的电阻,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中的元件;
(3)B;
(4)7.8;
(5)增大;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保护电路和改变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点评:
本题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此题是“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考查了电路图的画法、电流表的读数、电阻的计算,同时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分析及滑动变阻器的应用,是电学实验中常考查的内容.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8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