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楚湘之子 1年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moneyhy 种子

共回答了22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说全了就是,静悄悄的环境就像是有人吹起了离别的箫声.因此笙箫代指箫声,是借代,整体的修辞应该还有比喻、省略.这种比喻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我们知道一旦有音乐响起的时候,除了音乐就没有了其它的声音了,在作者的心中正有一首离别的箫声在奏响,所以周围再没有其它的声音,静悄悄的,静悄悄的似乎在聆听诗人心中离别的箫声,下文作者的回忆也可以看作是这种箫声的具体内容.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只是周围环境的静让作者联想到箫声演奏时的情况而已.

1年前

9

郁闷的菜 幼苗

共回答了4个问题 举报

拟物 都怎么学汉语言的~!~

1年前

2

小草M 幼苗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举报

比喻吧,本体和喻体全部出现了

1年前

1

有多少人和我同名 幼苗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举报

用箫声借代离别
“悄悄”在这里不是实在意义。指的是离别,相等于“悄悄地我来了,正如悄悄地我走了。”是同样的韵味。

1年前

1

gg各路黑黑 幼苗

共回答了58个问题 举报

“别离的笙箫”代指满含离别的留恋与伤感的情调的啸声。因此是借代。
诗人在一个美丽如画、静默无声的傍晚与与康桥依依惜别,在诗人看来,这种四周默无声息的场景与离别时的留恋伤感的啸声别无二致。

1年前

0

dingsf 幼苗

共回答了8个问题 举报

笙箫是借代,借代是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以笙箫可以代指笙箫演奏的乐曲声
这诗应理解为:悄悄离去的声音就像为离别而吹的笙箫演奏的乐曲声。都是声音,因而不是比喻,比喻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作比,离别的声音和笙箫的声音都是声音,所以不是比喻。...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21 q. 0.01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