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电源为两节干电池,滑片向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实验过程中,当冬冬把电阻R由5Ω换成了10Ω时,为了使电压表变为原来的示数,应把滑片由原来的位置向______边调,然后再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电阻/Ω 5 10 20
电流/A 0.4 0.2 0.1
(3)下表是冬冬测得的三组数据,据此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______(填序号).
A.测量物体的长度B.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C.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5)冬冬同学想用一50Ω电阻再做一次,但换上电阻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2V,你认为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kaipeng001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小窗心语 幼苗

共回答了12个问题采纳率:83.3% 举报

解题思路:(1)因为电源电压是3V,可以确定定值电阻两端最大电压,从而确定电压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的接入,当滑片左移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要变大,据此选择下面的接线柱;
(2)将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R阻值变大、分压变大,为了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应使R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要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据此判断滑片移动方向;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
(4)多次测量的目的:一是用来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二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据此选择;
(5)换成50Ω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大得多、分压大得多,因此调节滑片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1)电源电压是3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大是3V,电压表的量程0-3V;电流表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的接入,当滑片左移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连入的电阻变大,下面接线柱应接右端,如图所示:

(2)将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R两端的电压变大,为了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应使R两端的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连入的电阻变大,向左调节滑片;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阻增大到原来的2倍、4倍,电流减小到原来的 [1/2]、[1/4],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和此实验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5)换成50Ω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大得多、分压大得多,使R分得的电压大于2V.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左;(3)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C;(5)换成50Ω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大得多,分得的电压大于2V.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实物的电路连接.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方法(量程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多次实验的目的等,知识点多,有利于提高分析实验的能力.

1年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