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所示.此金属材料重约1~2 N,长约为30 cm,电阻约为10Ω.已知这种

6.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所示.此金属材料重约1~2 N,长约为30 cm,电阻约为10Ω.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 ,密度为 .因管内中空部分截面积形状不规则,无法直接测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中空部分的截面积S0,现有如下器材可选:
A.毫米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600 mA,1.0Ω)
D.电流表(3 A,0.1Ω)
E.电压表(3 V,6 kΩ)
F.滑动变阻器(2 kΩ,0.5 A)
G.滑动变阻器(10 kΩ,2 A)
H.蓄电池(6 V,0.05Ω)
I.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千.
(1)除待测金属管线外,还应选用的器材有 (只填代号字母).
路.
怎么判断选择哪个器材的,为什么连接的时候要用外界法,分压式?
yitiao6688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真美乐雪 幼苗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92.3% 举报

首先说什么是“分压式接法”,使用滑动变阻器时,有两种接法:1、限流式接法,只用滑动变阻器的一上,一下两个端子,这种接法要求滑动变阻器的值Rw>>Rx,若用实验室里常用的10欧姆滑动变阻器,Rx 两端的电压无法调到很小;2、分压式接法,要用到滑动变阻器的三个端子,这种接法能将Rx两端的电压调到零.参看下面的接线图:




在实验开始前,将滑片P向右调到头,这时闭合电路,Rx两端的电压是零.(分压电路部分就是滑动变阻器的中间头和右边的部分)
分压,顾名思义是分去了电压.在电路中并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当变阻器的两个滑片在一起的时候,与电阻器并联的电路部分就被短路了,也就是说,那部分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当两个滑片逐渐分开,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的电路部分电压逐渐增大,当然电流也增大了.这就是分压电路的原理,可以看出电流可以从0一直增大到电源的输出电压.
限流电路就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整个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流.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分压电路的电流可以从0开始变化,而限流电路不可以.因此二者的选择主要根据题目中是否要求电路中电流从0开始变化.如果没有强调是否需要从0开始,一般选择分流式,因为这样消耗的电能比较少.
用伏安法测电阻有两种基本的线路: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
设待测电阻为R,其上电压为UR,通过它的电流为IR;电压表电阻为RV,其上电压为UV,通过它的电流为IV;电流表电阻为RA,其上电压为UA,通过它的电流为IA.
在电流表内接电路中,UA=UR+UA,IA=IR,测量误差的来源在于电压表读数大于R两端的电压,由R=UV/IA计算出的阻值比真实值偏大.当R>>RA时,U>>UA,即U≈UV,测量结果不致引起太大的误差.
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中,UV=UR,IA=IR+IV.测量误差的来源在于电流表读数IA大于通过R的电流IR,所以由R=UV/IA计算出来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当RV>>R时,IA>>IV,即IA≈IR,测量结果不致引起太大误差.
在实验中,如不知待测电阻的阻值范围,可先将电流表与待测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接通电源,记下电流表读数.然后将电压表接于待测电阻两端,若这时电流表读数变化较大,则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很小,则采用外接法.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0 s. - webmaster@yulucn.com